中國有機硅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得到了迅猛發展,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及其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建成從基礎原材料、有機硅單體、中間體到各類終端產品生產的有機硅工業體系。世界有機硅工業凸顯“中國時代”特征,2017年在中國首次成功舉辦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世界硅化學會議;2020年中國境內硅氧烷產能超過全球總量的60%,產量和消費量超過全球總量的50%,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有機硅生產國和消費國。
“十三五”期間,有機硅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要成效,行業發展質量得到提高。 有機硅重點產品的生產集中度越來越高,裝備水平明顯改善,國內有機硅單體在生產裝置、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和收率、硅和氯原材料利用率,以及綜合能耗等方面有大幅提升。2016~2019年,中國境內有機硅單體產量增長了33%,年均增幅7.3%,表觀消費量(折100%硅氧烷)增長了25%,年均增幅5.8%;初級形態聚硅氧烷出口增長了70%,年均增幅14.1%;特種單體苯基氯硅烷產能從1.5萬噸/年增加到2.5萬噸/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硅烷偶聯劑和交聯劑的主要供應基地,年產能超過60萬噸,出口保持高速增長。
同時,通過擴能、并購等方式,行業涌現出幾家規模大、技術水平高、上下游產業鏈比較完善的大型有機硅企業,有機硅基礎聚合物由分散生產向集中生產轉變,品牌效應顯現;制定并頒布了《有機硅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促進了有機硅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清潔化生產。
“十四五”期間,有機硅行業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做好行業統籌規劃和產業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有機硅單體生產企業向規?;?、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以骨干有機硅單體企業為核心的有機硅產業園區,集聚從單體、中間體、助劑、終端產品、綜合利用等有機硅產業鏈上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將是新形勢下的產業發展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國有機硅行業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是注重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培育重點產業。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基建、進口替代等國家發展戰略需求,重點發展應用于新能源、電子信息、5G通訊等領域的有機硅新材料,發展有機硅材料在石油基產品中的替代應用,滿足國家安全建設中重大需求。
三是注重加強基礎研究和有機硅高端人才培養,提高科研投入。以自主創新為動力,整合科技資源,突破關鍵技術,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為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技術中心和行業培訓中心,多層次、全方位培養有機硅專業技術人才。
四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減量化、再使用、可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抓好有機硅產業的節能降耗和副產物綜合利用,推進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實現清潔生產和安全生產,走環境友好低碳發展之路。有機硅環體綜合能耗在“十三五”末的基礎上下降10%,逐漸實現有機硅產業的綠色生產。
五是加快有機硅行業團體標準制定。鼓勵業內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建立比較完善的有機硅行業標準化體系。
展望“十四五”,我國有機硅行業機遇和挑戰并存,行業要緊緊圍繞調整產業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樹立新思維、適應高質量發展新常態、緊抓科技創新驅動,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促進我國有機硅材料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復合化、精細化、環境友好和低成本、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實現我國從有機硅工業大國到有機硅工業強國的實質性轉變。
作者: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有機硅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朱慶增
近日,煙臺國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島惠陸有機硅公司智能工廠改造項目,經過惠陸工廠高層和專家的嚴格評審,最終一致通過,成功驗收。
3月17~19日舉行的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productronicaChina2021)上,陶氏公司推出一系列適用于5G生態系統的高性能有機硅創新材料。